从“清华世家”走出的“帆船驾手”
他对教育事业、对多党合作事业有着执著的爱。对培育英才、复兴中华的伟业有着不变的追求,不懈的奋斗。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的崇高师德和优秀事迹犹如万紫千红、争奇斗艳的百花园。
在常州,说起“清华世家”自然会提到胡沛成,并由此联想到河海大学常州校区,想到九三学社常州市委。
“尺牍”情深
胡沛成生长在一个充满书香的温暖家庭,他是家中的长子。父亲胡鹏飞和母亲齐季庄都是地道的常州人,且都是三十年代清华大学的毕业生。
生长在这样一个家庭,对胡沛成的成长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曾回忆说:“我小学时作文不好,母亲给我买了一本模范作文,当时叫做‘尺牍’,正好一次老师出的一道作文题《秋雨》,‘尺牍’上有,我就照抄,得了一个‘丁’,还被老师罚站了一节课,给我刺激很大,那年是三年级。后来我就写日记,练作文,而且请父母亲和姨母帮我改,改了抄,作文的等级逐步上升。小学五年级时,我得了常州市全市作文比赛第一名,得了一大包奖品。中学的作文有好几次被省常中语文老师作为全年级‘讲评作文’,还被《常州日报》登载。”正是在父母言传身教下,1951年,胡沛成在全省1800多名考生录取1 0名的激烈竞争中,被录取到省常中读初中。1954年初中毕业统考,以总分全市第一的成绩,考入省常中读高中。1957年高考,被清华大学录取。
母亲的“尺牍”,养成了胡沛成勤奋好学的习惯,在清华,他整天钻图书馆。课堂笔记本成了他最珍贵的财富,虽经多次搬迁,一箱笔记本至今仍保存得很完好。六年的清华大学,六年各门功课全为“优秀”,被表彰为学校十名优秀团员之一,毕业时被授予优良毕业生奖状。
“帆船驾手”
大学毕业后胡沛成在水电部海河设计院(现水利部天津设计院)工作,参与和主持了多项水电站设计。1976年调入河海大学水电系任教十年,1985年被派到常州,参与筹建河海大学机械学院(现河海大学常州校区)。在家乡常州参加筹建大学,胡沛成有一种特别的感情推动、特别的责任感。、一个大学初建,困难重重,一切从零开始。从校园规划到学科和专业建设,从师资队伍建设到学生素质培养,不仅吸取先行高校的办学经验和教训,而且形成自己特色和影响,迈出了自己坚实的步伐。他用“帆船驾手”的精神来激励自己,因为“帆船驾手”目标清晰,能不断调整风帆的角度去适应风向,使自己的船驶向目的地。10多年时间,河海大学常州校区按重点大学的要求,办起了12个本科专业,4个硕士专业,3个学院,8个系,8000多名在校生。他先后任机械系筹备组副组长、系主任;机械学院副院长、院长兼党委副书记;常州校区党委书记、校长。1995年被授予“江苏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
他长期从事水电站和水力机械的设计、科研和教学,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主持“水电站用爆破膜取代调压塔”的研究设计,经多个水电站实际运行,十分成功,获河北省科技奖,1998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水利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关注。2000年,他主持翻译出版大型工具书《美国机械设计通用手册》,获严恺科技二等奖。此外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0多篇,其中两篇被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能源学报遴选发表。主编、主审或参编多部全国统编专业教材。1992年起,经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2001年,在常州“华英奖学金”继续颁奖会上,时任“华英奖”评委会主任的胡沛成对获奖者说:“我的老师恽正平先生给我出了一道题,要我给大家讲讲怎样做人,怎样做学问,怎样干事业?” “在这三方面,我对自己追求的目标是:做人,诚恳善良,谦虚谨慎,做人们永远可信赖的朋友;做学问,孜孜不倦,自信自强,以不尽的精力和浓郁的乐趣去探索追求;干事业,目标明确,脚踏实地,以不达目标绝不罢休的毅力去开拓进取。”在胡沛成看来,自信、好强、追求成就感的满足而不追求名利得失是他做人、做事一辈子的准则。
党派情怀
1985年,胡沛成被委派去常州参加河海大学常州校区的筹建,成行前,他被批准加入了九三学社。1991年换届,九三市委希望胡沛成兼任新一届市委的主任委员。当时,由于学校正在建设过程之中,他担任学校行政工作,压力很大,加之对于一个长期埋头搞业务技术的人,能不能做好党派工作,他心中没底。时任中共常州市委副书记的曹锦成亲自与学校党委书记夏兆镛交换意见,加上孙载坚同志多次动情地谈话,胡沛成深知,九三学社秉承的“民主与科学”精神,更需要团结和带领广大科技界同仁及其所联系的群体,发挥好参政党作用,共同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就这样,他一干就是十年,对九三组织和成员,积淀了无法解脱的极为深厚的感情。
胡沛成做行政工作,严格用一个共产党人的标准要求自己,他充分依靠几位副手,对他们信任,在各种场合把他们推到第一线,让他们挑担子,班子很团结,大家对他十分尊重。胡沛成做党派工作,市委会组成人员和谐相处,团结合作,他和市委会几位副主委都有很好的合作,并且建立了密切的个人友谊,做到相互了解、信任和支持。胡沛成认为:“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有的人强些,有的人弱些。但是实际上,强者只是在某些方面强些,也有弱项;弱者在一些方面也有强项闪光点。大家取长补短,集体就能前进,国家和社会就能进步!”
历年来,他参加常州市政协和九三学社市委组织的各种考察、调研活动近百次。他呼吁教育部门加大招生改革力度,改善职业学校生源素质,共同把我市的职业教育做大、做强、做优。作为省人大代表,他就实施城市化战略,加强环境保护的问题,提出要强化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加大对公共服务的投入。本着寻求科技支持、谋求共同发展的美好愿望,他促成以四弟胡东成副校长为首的清华大学代表团来常州,为常州——清华科技经济合作迈出了可喜步伐。每年常州市政协全会的党派发言材料,他都认真参与研究、确定选题、组织开展调研等工作,为在政协全会的发言选对题、把握切入角度、表达层次和文字精益求精反复推敲。由于发言选题好、力度大,多次引起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的重视。
2001年换届,胡沛成因为年龄超过规定的连任“杠杠”,要退出兼任的市委主委岗位。为了确保换届选举一次成功,他投入了很大精力,通过开座谈会,找了二十多位成员(约占全市成员10 % )个别交谈,勾通想法。他感言:“民主党派的市委,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参政议政、自身建设、改进和加强机关工作上……我完成了在九三学社常州市委兼职工作十年的历史使命,这十年,我得到了全面的锻炼和提高;结识了很多朋友;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特别是各位市委委员和全市二百多位社员同志的支持和帮助。回忆这一切,我总是充满着无限的自豪和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