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九三学社江苏委员会网站 收藏本站|设为首页

加强组织建设工作 贯彻人才强社战略

发布时间:2008-10-08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参政党自身建设的核心是组织建设。加强民主党派组织建设有利于提高民主党派的整体素质,从组织上保障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职能。九三学社常州市委在社省委的领导下、在市委统战部的指导下,着力贯彻落实《九三学社中央关于实施人才强社战略的意见》,扎实开展组织建设工作,为成员发挥作用搭建平台、创造条件,为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工作打好坚实基础。

    一、健全发展工作机制,从源头上打好人才强社基础。

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保证新入社社员的较高质量,是不断提高九三学社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人才强社战略的源头基础。社主委朱晓敏主委亲自抓组织发展工作,坚持“三个为主”,注重政治素质,注重质量,保持特色,发展与巩固相结合,有计划地稳步发展的基本方针。一是根据新发展成员的工作性质、单位实际情况,注意把新社员的职称作为主要条件,近三年新发展社员的高级职称比例为69.2%;全体社员的高级职称比例达72.3%。二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在以发展科技、高教、医卫界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的同时,注意发展经济、法律、管理、人文社会科学以及在政府部门任职的有较强代表性的优秀人才,优化成员结构。三是根据近年高校毕业生政治选择的新变化,注意年龄配比,注重考察35岁左右的发展对象,符合条件的就积极发展入社。今年,根据《九三学社章程》和《九三学社中央关于加强组织建设的若干规定》,制定了《九三学社常州市委新社员发展工作程序》,对发展社员的条件、程序等作了明确的规定。该规定的实施,将对提高社员整体素质、优化组织人才结构起到制度上的保障作用。

    二、拓宽组织发展思路,以发展眼光贯彻人才强社战略。

    一是发展一些35岁左右的优秀知识分子入社。这样既可以为本社的参政议政工作注入活力,也可以避免骨干社员后继乏人、“临渴掘井”的现象,有利于培养骨干成员、选拔后备干部,也有利于更好地履行参政议政职能。二是关注潜在的发展对象,将一些暂时没有条件入社但很有发展前途的年轻人纳入视野,进行跟踪观察。同时创造条件让他们参加一些社的活动,培养他们参政议政的热情和能力,等各方面条件成熟后再吸收入社,可迅速成为社的骨干。

    三、加强后备队伍建设,以培养骨干壮大人才强社队伍。

    一是积极向社的上级组织和中共党委政府推荐本社内拥护党的领导、有较强合作共事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参政议政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在本地区、本单位、本行业、本学科成绩显著,有一定影响,热爱党派工作、代表性强、有一定的群众基础,作风正派,品行端正的后备干部。二是积极培养对参政议政工作具有较高热情的社员,不断增强其履行职能的能力,促使他们早日成为能挑担子的骨干。如安排社员参加理论培训,提高政治理论素养;鼓励社员参与调研活动,增强他们的调研分析能力;组织社员外出参观交流,拓宽视野、拓展思路。这一系列措施的贯彻落实使社员不断提高参政议政水平,也使一批又一批的年轻人成功接过老同志的担子,使社组织始终活跃着一大批高水平骨干人才。

    四、调整支社设置模式,以优化支社设置搭建人才强社平台。

    今年是各基层支社换届的年份,为适应党派履职能力建设的需要,市社准备对支社设置模式进行调整。将支社以行业设置为主的模式调整为以地区为主的设置模式,并新设立科教城支社。通过调整,使基层支社、基层委员会与所在地的党委政府有更好的联系接口,使社员和社的各级组织更好地为所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献计出力,为社内人才充分发挥自身作用搭建了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