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学社常州市委会、九三学社界别组向市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提交集体提案
市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期间,九三学社常州市委会、市政协九三学社界别组分别向大会提交集体提案4件、1件。
九三学社常州市委会集体提案
一、《关于深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加快建设山水和美新江南鱼米之乡的建议》
提案建议:以党中央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决策部署为牵引,以“空间重构、山河重整、乡村重生”为目标,进一步完善城乡融合发展顶层设计;聚焦“山水和美新江南鱼米之乡”总体愿景,着力塑造面向“臻美生态、质美生产、和美生活”的城乡融合发展未来场景;进一步明确乡村地区自然资源保护利用和开发建设安排,有效保障乡村地区建设用地需求;锚定城乡融合发展目标,实施八大城乡融合发展行动,协同推进规划蓝图落地实施;积极申报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示范区,高标准推进连片乡村振兴;积极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美丽河湖试点等,探索具有常州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新模式;瞄准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构建适合常州实际的城乡融合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建立健全生态权益类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激发生态修复和自然资源保护的持续动力。
二、《关于殷村职教小镇产教深度融合的建议》
提案建议:激发企业主动性,开展“以产引教、以产定教、以产改教、以产促教”校企协同育人四维联动,推动企业技术技能人才实训制度化;创新实训基地建设和运行模式,优先满足重点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社会服务产业的人才需求;探索建设区域性产教融合信息服务平台、校企共建产教融合科技园区,校企合作示范项目库,推进校企需求精准对接;依托区域产业特征和院校专业特长,打造有特色的职业院校和特色专业(群),加强“双导师”队伍建设,服务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关于数字赋能我市乡村全面振兴的建议》
提案建议: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政策设计,促进数字技术与农村各领域各环节深度融合;完善农业农村大数据基础信息资源和乡村振兴数字化管理服务体系,建设乡村振兴主题分析与决策平台;加强数字农业技术装备研发支持,形成一批农业数字技术装备集成应用解决方案,推动农业生产智能控制设施设备的应用和生产性服务业信息化建设;支持打造数字化应用场景典型案例,推进信息感知、数据处理、智能控制、智慧决策的创新应用;推进我市农业数字技术人才专业化建设,强化“三农”干部、新型经营主体、高素质农民的数字化信息化意识和技能。
四、《关于推动河道生态化改造,促进污水资源化利用的建议》
提案建议:建立完善“河长牵头、部门协作、分级管理、齐抓共管”的责任机制,充分利用污水处理厂优质水源,以消劣和建设生态河道为目标,以建设生态安全缓冲区为载体,让污水处理厂周边的支流支浜动起来、活起来、美起来,实现美丽河湖“有”到“优”的突破,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美;构建多途径分质供水体系,加大中水回用力度,助力我市节水型城市建设。
九三学社界别组集体提案
《关于加快探索城中村自主更新路径的建议》
提案建议:坚持规划引领,积极衔接市级城市更新等专项规划,为城中村自主更新工作争取规划支撑,保障自主更新工作的有序推进,创造片区整体品质提升的多赢局面;加强部门协同,保障城中村自主更新顺畅实施;开展全流程政策研究,建立科学、简便、有效的管理流程与服务机制,把政策红利转化为更新实效;挖掘村民自治潜力,保障居民合法合理诉求,实现从“要我改”到“我要改”的思想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