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怎么干?代表委员热议政府工作报告
两会期间,九三学社的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听取了市委书记陈金虎所做重要讲话,和市长盛蕾所作的市政府工作报告等。他们有什么感想,将如何贯彻讲话、报告精神,做好2023年工作?他们这么说— 张立莹代表:盛市长所作的市政府工作报告让我心潮澎湃。2022年我市取得的成绩可喜可贺,多项指标位居苏南、全省第一、全国前茅。工作生活在常州的我深感幸福,更感“看似寻常最崎岖,诚如容易却艰辛”。在看到“把城市规划‘定位’转变为发展‘地位’”时,我倍感骄傲。多年以来,社市委主委领衔持续围绕我市发展定位的调研课题,为助力常州提升和稳固发展地位建言献策,彰显九三学社常州市委风采,多项提案建议获主要领导批示、市人大政协优秀表彰。新的一年里,我会带领社机关同仁,在以孙秀峰为主委的社市委领导班子带领下,以强化政治机关建设为统领,更好地贯彻落实好社市委工作决策,全面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效能型、廉洁型、和谐型机关。
陈凯代表:2022年极不平凡、极不寻常。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超常发力、精准用力,多措并举稳大盘,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省均、领跑苏南,切实扛起了“勇挑大梁”的政治责任。关于2023年重点工作,报告紧扣新时代新市情、新省情、新国情,“四个必须”非常精准,八个方面的工作部署科学完整,政府自身建设也部署得非常到位。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痛点、堵点、难点”一定能转化为“支点、亮点、增长点”。尤其令我高兴的是,我在盛市长主持的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座谈会上所提的三点建议被全部采纳,这也更加激励了我履行好人大代表职责的自豪感和使命感。
李瑞环代表:听完政府工作报告,我深受鼓舞和感动。在疫情跌宕起伏的一年里,常州在经济、城市发展、民生教育方面迎难而上,取得了突出成就。报告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充分体现了党的二十大精神,对于2023年的工作的预期目标制定,思路清晰,可行性高。对2023年全市GDP突破万亿大关,我充满了信心和充满了干劲。作为教育工作者,我将为常州的教育事业发展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作为人大代表,我将深入基层、深入调研,认真履行代表职责,为我市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常州答卷贡献绵薄之力。
毛国勇委员:聆听了政府工作报告后,我心潮澎湃。常州即将迈入万亿之城,两湖创新区建设是未来十年发展的重点,需要产业支撑,人才支撑。为此,报告提出常州将倾力打造新能源之都,以产业留人,努力使常州的城市能级再提升。作为政协委员,我要结合自身专业优势,在新能源之都建设、提高高校毕业生留常率等方面多深入调研思考,提供建设性思路供市委市政府决策参考。
邹莹委员:陈金虎书记讲话中强调,迈入万亿之城,“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群众最期盼的实事做起,从群众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抓起,持续增强民生高质量发展的活力,让万亿之城的发展成果体现在千家万户更高品质的生活中。”2023年,我将着力履行好政协委员职责,牢记陈书记讲话要求,坚定“初心”、找准“重心”、贴近“民心”、倾注“恒心”,不断加强与九三学社界别和教育界别群众沟通联系,坚持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重点关注教育、科技、人才等领域的问题,交出一份高质量的“委员作业”。
黄国栋委员:陈金虎书记和戴源主席等领导的讲话,深深地引起了大家的共鸣,更是让人倍感振奋和鼓舞。作为一名市政协委员,我将牢固树立大局观和全局意识,不辱使命,不负期待,扎实地履行好委员的职责。
屠博文委员:聆听政府工作报告和陈书记的重要讲话,我深深感受到,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大力实施“532”发展战略,高效统筹疫情防控、经济社会发展和统筹发展和安全,取得了卓越的成效,交出了一份振奋人心的常州答卷。随着疫情由防疫转入抗疫,常州卫生行业将面临一段艰苦的时期,作为疾控人,我应该切实思考疫情后时代的现状,充分考虑医防融合、医防协同的目标,坚持疾病动态监测,及时把握好病毒传播动态和人群免疫特征,为制定弹性可防策略提供佐证,与广大医护工作者一起,深入体察民情,帮助广大群众渡过难关。
岳梅委员:陈书记的讲话站位高、格局大、思路清、方向明,为我们阔步迈入万亿之城,携手再创发展辉煌,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讲话鼓舞人心、催人奋进。戴主席作的政协工作报告全面系统、客观务实,体现了政协工作谋实招、建真言、献良策,在服务中心大局中彰显担当,工作报告对2023年的政协工作提出了要求,这是我们政协委员的行动指南。作为政协委员,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要围绕中心大局,积极履职尽责;要加强学习,提高协商议政水平;要凝聚共识,当好参谋助手。
王金雨委员:聆听了陈书记的讲话和盛市长的报告后,我感觉很振奋,很提气,特别对近年来我市产业发展所取得的的成绩印象深刻。大疫之下,常州实体经济发展底色更鲜明、更靓丽;工业产值与规模位居地级市前列,新能源之都塑造悄然成形,国家级产业集群榜上有名,专精特新企业可圈可点;精准把脉城市特质,坚持产业为基,打造智能智造国际化名城,阔步前行,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