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九三学社江苏委员会网站 收藏本站|设为首页

激发担当作为 聚焦履职效能——我市社员2025年辖市区“两会”履职纪实

发布时间:2025-01-07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20251月,我市各辖市区分别召开人大会议、政协会议,市社6名区人大代表、43名区政协委员心怀担当、牢记使命,带着沉甸甸的履职成果出席“两会”,凝聚智慧、共话发展。

 

大会发言

 

武进区

金宏平委员代表科技界别作大会发言《探索新能源产业创新发展路径,铸就武进高质量发展新辉煌》。新能源技术作为破解传统化石能源环境负效应的关键,是实现我国“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我区新能源产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机遇,政府、企业、人才三方亟须形成强大合力,共同推动新能源产业成为我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建议加快产业市场化转型,提升市场主体创新意愿、激发产业人才创新活力,推动武进区新能源产业抢抓机遇,实现智能化、数字化、可持续发展。

新北区

孙思维委员代表九三学社新北区基层委作大会发言《聚高技能人才之力筑“新能源之都核心区”高质量发展之基》。近年来,高新区作为经济发展主阵地、“新能源之都”核心区,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有了长足发展,但随着新能源产业迭代升级,集聚度不断加强,结构性的高技能人才短缺问题仍然严峻,带来的发展掣肘亟待解决。因此,提出如下建议:优化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深化高技能人才培养校企合作,健全高技能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加强高技能人才服务保障。

天宁区

张建宇委员代表九三学社天宁区基层委作大会发言《展望未来,大力推动天宁科普教育》。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科普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科学教育不仅是提高国民科学素养的基础,更是培养未来科技创新人才的关键。天宁区是全国科学教育综合试验区,建议从加大科普教育宣传力度、增强科普教育吸引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快科普场馆建设、鼓励市场化运作等五个方面,进一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不断探索和创新科普教育模式。

钟楼区

谢宇委员代表九三学社钟楼区基层委作大会发言《聚焦智慧农业加快“四链融合”以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全面振兴》:2024年,钟楼区抢抓“两湖”机遇,打造35平方公里的“乡村振兴实验区”。聚焦智慧农业,目前,已依托江苏省钟楼现代农业产业园建成多个智慧农业发展平台,16家企业入驻,近三年总产值约3.58亿元。不过,钟楼区在智慧农业发展中还存在高位管理指导不强、地方特色不足、人才培养匮乏等问题。对此提出通过架设运维链、补强产业链、做优品牌链、耦合职教链等举措,推进智慧农业发展,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个人建议个人提案摘编

 

金坛区

范培军委员:随着新能源汽车的迅猛发展,新能源汽车公共充电站和充电桩也大幅增加,然而收费标准不一、价格不透明、损害消费者利益现象时有发生。建议明晰监管责任,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加大政府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更好支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罗明委员:建议成立文旅产业工作专班,加强与国内主流媒体和新媒体的合作,加强文旅宣传;延伸文旅产业链,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深挖特色文化资源,提升“文旅+”综合效应。

 

武进区

束梅玲代表:高等院校是人才培养基地,也是技术创新力量,高校对所在地区的人才聚集、经济社会发展能提供有力的科技、人才、文化和智力支持。建议武进区主动搭建常态化交流平台、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能,强化融合发展协同发展政策,充分发挥高校服务区域发展的作用。 

胡鹤委员:精神障碍患者是残疾困难群体的困中之困、难中之难,他们的家庭也往往容易陷入困境,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武进区将精神障碍患者的服务管理视为维护民生底线、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关键环节,然而精神卫生防治体系建设状态依然难以适应精神疾患的迅猛增长态势。建议积极优化布点布局、打造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做好乡镇街道提质扩面等,进一步做好武进区精神障碍社区康复工作。 

顾锁娟委员:鼓励企业科技创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配合。建议通过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培育和引进高端科技人才、发展新兴产业和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强国际合作交流,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支撑。 

郭建琴委员:韧性城市指城市能够凭自身的能力抵御灾害,减轻灾害损失,并合理地调配资源以从灾害中快速恢复过来。武进区作为“两湖创新区”的核心区、先导区,全面推进韧性城市建设是武进实现“在全市挑大梁、在全省当先行、在全国占前位”的“武进担当”的必由之路。建议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发展规划体系和全民参与机制,将“两湖创新区”核心区打造为韧性城市建设示范区。

 

新北区

邹莹委员:新北区北临长江、南接运河,原始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丰富性基础条件较好,但全区生态系统多样性保护水平也面临较大压力和挑战。建议进一步建设完善生态廊道,增强生态空间的连通性;推广使用本土植物物种,推动物种恢复增长;多渠道拓展生态空间,为生物物种提供多元生命栖息地。

 陆齐炜委员:高技能人才是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关键支撑,新北区作为工业大区、经济强区,尚未建立服务于区域重点产业的“工匠学院”,加快培育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我区新能源工匠学院,对于推动我区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建议在明确定位和功能的基础上,建设组织架构合理、培训形式多样的工匠学院,为我区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孟肖邦委员:常州国家高新区近年来在水环境治理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建议通过加强重点区域治理、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进一步改善水环境,塑造宜居、宜业、宜游的魅力新区新风貌。

 

天宁区

戴丹骅、黄国栋委员:近年来,天宁区打造了代表长三角区域(锡常)协同发展文化产业一体化融合的先导项目,为常州东大门的文旅发展带来了新变化,但还存在旅游产品“散”、新兴业态“少”、服务质量“弱”的短板,东部地区文旅产业的发展需要“破局”。建议做好规划引领,调配空间资源;做足项目储备,拓展旅游市场;做优系统配套,扩大品牌效应。推动天宁区东部地区文旅产业蓬勃发展,实现城乡融合发展与产业融合发展,重构乡村振兴“新业态”。 

辛佳贇委员:电子身份证能有效地替代传统的纸质身份证和实体卡片,提供更便捷、高效的身份识别服务。近年来,我国各地纷纷推进电子身份证的试点工作。常州市是全省、全国经济发达城市,建议通过完善管理制度、加强技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市民认知度与接受度,积极探索电子身份证在各类公共服务和办事流程中的应用。 

赵洪委员:我市实行的“常有颐养”三年行动方案,为切实提升老年人健康管理和照护水平提供了坚实的保障。目前,部分高龄患者由于不能熟练使用智能手机,对全程陪诊服务存在很大需求。建议建立志愿者服务队伍,三甲医院设立高龄人群陪诊服务台、老年病专科医院设立陪诊服务专岗,共同为高龄人群提供暖心陪诊服务。

 

钟楼区

胡中委员:近年来,由于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深刻变化,我国中小企业在进出口贸易、产业链配套等方面都面临新的挑战。建议打造企业公共咨询服务平台,建立对外投资合作企业联系制度,提供海外市场风险预警服务,帮助中小企业顺利“走出去”,合理布局海外市场,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 

孙定华委员:人才链引领着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的四链融合,是支撑新质生产力关键之链,目前区内企业急需的机械类、控制类、信息类、外贸类、大数据和互联网类的高技术技能人才。建议进一步明确高技术技能人才培育的方向,加快形成人才培育的新质态;创新高技术技能人才培育模式,完善人才政策支撑体系;完善高技术技能人才评价与激励机制,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以国家战略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需求为引导,围绕加强高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深化校企合作、推动产教融合,加快构建适应新质生产力的高技术技能人才体系,激活新质生产力发展引擎。 

齐夏兵委员:建议发挥地方头部企业的领军作用,带动区域内优势产品、优势技术配套;利用先进技术手段,获取并提供高质量供需信息数据库;建设开放共享的供需对接平台,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信息自动匹配。通过以上方式,加强区域内供需对接,并逐步实现跨区域乃至全国的企业供需信息高效对接,助力国内大循环更加顺畅。